飯後搭地鐵去東山動植物園,從東山公園站、星ヶ丘站都可以到東山動植物園,但因為主要目標是植物園的紅葉,所以從靠近植物園側的星ヶ丘下車走過去,大概10分鐘左右的路程,想說難得來一趟,通票比較划算,乾脆待到天黑看夜景,便買了動植物園與SKY TOWER通票(640日圓;分開買的話,動植物園:500日圓、SKY TOWER:300日圓)。
植物園的楓葉大多已經全部變色,甚至開始落葉,但藍天下透著天光,不論近拍、遠照,都各有各的美,雖然不是非常大片壯觀的大景,但三五棵楓樹火紅、艷橘、金黃交織,還是令我忍不住陶醉在這片樹林的秋意之中,用鏡頭記錄下秋神的創作,只可惜相機電池沒有充飽,拍不到兩個小時便電力耗盡,只能改以肉眼欣賞,用腦袋記憶這片美景。
植物園這邊有一棟合掌造,是當年白川鄉一帶修築水壩時遷過來保存的,不需要再額外付費就可以入內參觀,省去隔天到白川鄉十在有限的參觀時間內,可能會有猶豫是否要付費參觀的苦惱,除了二樓是非公開的區域外,客廳、廚房、起居室都能走近參觀,因為遊客不多,還可以悠閒地坐在門口走廊小憩,只是附近的紅葉似乎是最先變色的,所以現在已經有點乾枯了,不是鮮豔的紅色,而是有點深的暗褐色,無法拍到合掌造與紅葉的組合稍微有點可惜了。
東山植物園幅員遼闊,除了楓葉之外,還有很多種類的植物,只是這次重心擺在紅葉上,看哪裡有楓紅就走過去,但看地圖,應該還有一大半沒有走到,主要是沿著園內小接駁車的日本庭園路線,從星ヶ丘門走到大溫室,離開植物園區域前,參觀了日本最古老的公共溫室,昭和時期開園的時候就建成了,後來有所擴建,也曾一度休園好長一段時間,2021年才整修完成重新開放,溫室真的很大,有好幾個區域,一路從熱帶濕熱氣候的植物,乾燥的沙漠地帶植物,一路看到可愛多肉、香草植物,還滿有意思的。
植物園往動物園的方向走,會經過一個特別適合拍溫室全景的平台,這邊園方還有設置自拍平台,角度取得恰到好處,如果從溫室前水池附近拍,因為溫室太大,加上角度問題,很難拍到完整的大溫室,這個地勢略高的平台,就可以完整拍到大溫室,一旁還有介紹的標誌,背景還是紅綠交織的秋季山林,難得可以拍出還算滿意的自拍照,感謝園方的用心。
會決定來東山動植物園,除了因為官網上面寫紅葉還很漂亮外,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相機電池沒有充飽電,在這邊的話,即使拍完紅葉相機電力耗盡,還可以去給動物看(逛動物園),就算不拍照,也可以找到其他樂趣,前提是如果我有找到動物的話,畢竟有時候動物不一定會出來見客,需要觀察力與想像力。
跟台灣木柵動物園(165公頃)相比,這邊動物園一點也不大(60公頃),但在日本已經是僅次於東武動物園(61公頃),面積第二大的動物園,而飼養的動物種類多達450種,是日本國內最多的,來日本旅遊,平常不太往動物園跑,要不是有紅葉,外加遇到電池沒電的問題,我大概也不會特別來動植物園這裡,不過來了之後,覺得也還不錯,交通方便,票價實惠,楓況好,園區大逛起來不會人擠人,動物解說文值得一看,感覺得出飼育員的用心,不過,動物們居住和展示的區域真的不大,所以東山動物園是否動物友善,難以評斷。
有幾個比較印象深刻的幾個區域,離植物園最近的可愛動物區,這裡可以給綿羊梳毛,那種感覺很奇妙,彷彿可以理解貓奴們為何喜歡給主子梳毛了,沒有其他遊客排隊,綿羊又乖乖站在那邊給你梳毛,真的會陷入無限刷毛的黑洞。
這邊的大象也是人氣很旺,展區很大,相關歷史、生態介紹特別詳盡,當時沒仔細讀旁邊的介紹文,後來查資料才知道,二戰的時候,軍方擔心空襲導致動物失控闖入民宅,所以下令射殺大部分的動物,雖然在園方努力下,保下一小部分的動物,但戰爭後期還是因為糧食不足的問題而餓死,原本超過兩百種近千隻動物號稱東洋第一的東山動物園,戰爭結束後只剩下2隻印度象、1隻黑猩猩、20多隻鳥類(包含2隻鶴、1隻天鵝),日本各地的動物園也經歷與東山動物園類似的悲劇與困境,其他動物園的大象即使撐過戰爭時期,也因為戰後糧食缺乏等問題去世,挺過戰火的這2隻大象,使東山動物園成為日本當時唯一可以看到大象的動物園。
也是看介紹才知道,東山動物園是日本第一批引進無尾熊的動物園之一,也是第一個成功繁殖的動物園,今年十月剛慶祝無尾熊來園40周年,目前飼養的無尾熊多達11隻,意外展示中的無尾熊居然有沒在睡覺的個體,看著牠大口吃著樹葉,敏捷地爬上爬下,覺得超療癒的。
除了無尾熊之外,對馬山貓、小浣熊、水獺等小動物都是頗具人氣的動物,最令人意外的是大猩猩居然也是高人氣動物,據說有一隻叫夏巴尼的大猩猩,被園方譽為帥哥大猩猩,動物園的廣告頭版還都用牠的照片,甚至有遊客為了見牠一面大老遠來名古屋,不過我看不出來到底哪一位才是夏巴尼,因為我看不出來誰帥了XD
逛動植物園的時候,可以看到一座高聳的建築物,這便是東山SKY TOWER(東山スカイタワー),本來想說要上去看夕陽,結果在動物園熬到快關門才離開,這時候(快17:00)上去展望台只能看夕陽餘暉,不過就結果而言,比起暮光晚霞,SKY TOWER腳下染上秋意的森林更加吸引人就是了。
從SKY TOWER俯瞰動植物園的林地,染上秋天的色調的森林,在夕陽餘暉的加持下,顯得更加多彩,當然照片有調整過飽和度,看起來會更加”照騙”,實際上拍出來會比較灰階一點,但腳架一整片橘紅色的大自然絨毯,還是覺得很美、很壯觀,甚至有種應該要趁陽光充足的時候,早點上來拍照的想法,從高空俯瞰比身在其中的時候還要震撼,只是真的不好拍就是了。
夕陽餘暉、晚霞持續的時間滿久的,天沒有全黑的話,夜景不好看,尤其是面西的名古屋市區,受到餘暉影響最嚴重,其他方位五點多就黑得差不多了,但面西的部分一直到快六點,天空都還有夕陽淡淡的橘紅色光芒,好在城市夜景的燈火已經足夠璀璨,事後稍微加工修飾一下即可,因為塔的跟前都是森林,晚上沒點燈光,所以要看遠方才有點點燈火,近處都黑黑的,也因為離主要幹道遠,也看不太到什麼道路形成的光條,算是跟市區的夜景景點比較大的不同。
雖然理論上四點半左右太陽就下山,但一直到五點半都還有晚霞,往西看名古屋市區還不是全黑,一路等到六點比較暗了之後,拍到比較滿意的夜景才離開,東山SKY TOWER這邊雖然鄰近星ヶ丘的商場、住宅區,但中間將近15分鐘的路途中路燈間隔很開,看完夜景要走回車站會覺得有點荒涼,但這條路已經算相對好走的了,看官網介紹,穿過動物園到東山公園站是小路會更黑、更不好走,所以還是只能往星ヶ丘車站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