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

[遊記] 2024.12 三重名花之里:全國級規模的燈飾、夜楓、溫室燈光秀


之前就一直想去名花之里(なばなの里)看燈飾,這次規劃行程時還是把它排進去,抵達後名古屋才發現是陰天,拍照可能不好看,所以改成先去看不受光線不足影響的名花之里。


在車站排隊買套票的時候,遇到會說中文的日本服務人員,就被領去另一個比較沒人排隊的櫃檯,直接代替我跟售票人員溝通,說要買名花之里燈飾近鐵電車&巴士優惠套票(なばなの里イルミネーション 近鉄電車&バス割引セットきっぷ,4,100日圓),還協助引導要在哪個月台搭哪班車過去。


往返近鐵長島與名花之里的公車一小時三班,電車抵達時間剛好幾乎要重新等一班車,所需交通時間大概一小時,最近楓紅可看,本來是希望天黑前到,可以順便賞楓,可惜人算不如天算,到的時候已經五點多,天已經全黑了,只能賞夜楓跟燈飾了,雖然沒能看到白天的樣子很可惜,但夜楓打燈下意外的美,光顧著欣賞眼前美景,並用相機記錄這一刻,就讓我暫時忘記這份遺憾。



這應該是我第一次賞夜楓,以前都是看白天的風景,這次天黑過來,有打燈的情況下,倒也挺美的、挺壯觀的,雖然因為快門要放慢,卻沒有相應的設備和技術,大景照片畫質不太好,完全不能放大看,但整體看起來應該還算有模有樣的吧。



園區除了打燈之外,還會利用灑水系統,做出煙霧的效果,但我技術不好,拍起來沒有特別夢幻,反而雲裡霧裡,一坨白白的,但從此也可見園方在特效面的巧思,另外園區中央有一片水池,兩旁種植的紅豔楓樹倒映在池面,宛如明鏡一般,也是深受遊客喜愛的拍照重點之一,只是礙於我的想像力有限,取景角度的變化上比較單調些,怎麼拍都是那樣。



離開紅葉區,走過長長的燈海隧道,這邊的小燈還都是小花造型的,頗具巧思,穿過隧道,便是燈飾主會場,離開主會場也是一道很長的燈海隧道,不過這邊的燈是葉片造型的,會隨燈光顏色變化,也相當有意思,但大家都駐足拍照,反而不好拍出深遠的效果就是了。



名花之里號稱日本第一大燈飾活動,但其實個人覺得只有主會場的名峰富士擔得起這個稱號,其他小會場的樹燈,甚至超長的燈海隧道,我其實都覺得普通,最值得一看的還是主會場,經過燈海隧道,就看到一大片燈海中央的富士山造型燈飾,並且配合音樂的燈光效果非常有意思,彷彿演出了富士山的四季,新年的日出、老鷹、獅子舞,春天的櫻花,夏季的漁獲、花火,燈海外圍,燈海步道之中,展望台俯瞰,從不同角度各看一輪,真的是精彩萬分,但看過之後就會覺得其他區域的燈飾都被比下去了。



離開主會場區後一時之間不知何去何從,剛好看到秋海棠花園(ベゴニアガーデン),外加入夜後氣溫驟降,雖然大羽絨都包身上,還是會覺得有點冷,就決定接著去這邊避寒順便逛逛,說實在的,前半段的盆栽造景數量雖多,也都是開花狀態,但不知為何照片拍起來畫面不理想,只好權當來避風取暖的,溫室裡有控制溫度、濕度,真的舒服很多,剛進到A棟看到長椅,就讓我有點想在這邊先歇腳了。



秋海棠花園12月到1月新年期間入夜後會有燈光秀,所以這段期間的名花之里門票會強制綁秋海棠花園的門票,票價3,000日圓,含1,000日圓禮券+秋海棠花園門票,比其他期間貴500日圓,聖誕節前後會有聖誕限定燈光秀,外加遊客肯定大增,所以12/23-12/25會貴更多5,000日圓,含2,000日圓禮券+秋海棠花園門票。


雖然說是期間限定打燈,所以略有些期待,但前面在逛的時候覺得相當微妙:就這樣?還要多收錢?但是,就是這個但是,等到進入C棟,一切都不一樣了,這邊真的挺夢幻的,不同的色光變換,聖誕燈的明滅,突然之間變得非常有聖誕氛圍,旁邊還有座位跟小販,其實滿適合在這邊買點小東西吃喝,坐著休息、欣賞燈光秀。



經過聖誕樹、座位區,來到在出口前水池區,舉頭可以看到吊掛的植物籃,還有著聖誕小燈點綴,五顏六色的花籃倒映在水池上,再加上燈光隨著聖誕金曲的旋律變換,燈光投射所形成的光影、色彩變化,讓浪漫夢幻程度大幅提升,這邊才真的讓我覺得值得多花門票錢進來參觀。



套票除了包含往返的電車公車等交通費用、名花之里和秋海棠花園門票,還有兩張500日圓的園內禮券,就算是單買門票,也是有含園區禮券的價格,所以基本上是入園就強迫消費的概念,不用白不用,就用這1,000日圓買點小東西當晚餐吃。


先用一張500日圓補10日圓購入一顆松阪牛可樂餅(280日圓)、一顆蜆仔可樂餅(230日圓),外酥內軟,熱呼呼的不錯吃,但真要說有什麼味道上的特色好像沒有很明顯,只能粗略地說,松阪牛的有牛味、肉味,蜆仔的有股芹菜味,跟想像中的蜆仔味不一樣。


吃完鹹的就會想來點甜的,就拿第二張禮券補50日圓,去隔壁安永餅舖買善哉(550日圓)吃,紅豆綿密、甜滋滋的,附的茶微苦,正好可以解膩,甜蜜的紅豆湯配上剛烤好的軟Q麻糬,天冷來上一碗,真的很讚,可以算是此行甜品類的MVP。



喝完熱茶,身體也跟著暖起來,心裡想著再拍點照片,就要準備打道回府了,一邊往出口方向走,一邊補拍來的時候沒有拍到的池邊紅葉,也想找新的拍照點,所以走到光之大河的另外一頭,一座類似教堂的建築後面,換個角度看隔岸的楓葉,拍幾張照之後,張望一下,看另外一條路上沒什麼東西,就下定決心要離開園區去等公車了。



雖然心裡想著要去等公車,但看到出口附近的造景,名花之里算是長島樂園的一部分,看到60周年的紀念擺飾,還是忍不住拍了張照,往公車站方向的路上也有燈飾,雖然不及主會場的壯觀,但不知為何戀戀不捨的又拍了幾張照,記錯發車時間,到站牌的時候已經是發車前最後一分鐘了,幸好還能擠上車,不然得在寒風中等上好一陣子了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