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

[遊記] [住宿] 青森酸湯溫泉旅館:豪雪地區歷史悠久的混湯

今天晚上住八甲田山上的酸湯溫泉旅館,預約了14:00的接駁巴士,提早去找上車點,發現車已經在那邊等了,就先去報到,到車上坐著等,聽說是因為今天有團客,所以接駁巴士全滿,提早來接大家,不過因為大家也未必會提早這麼多報到,所以只比預定提早10分鐘左右發車。

經過一小時左右的山路,窗外景色由溫暖的深秋色調,逐漸轉為灰白的冬景色,雖然沒在下雪,但枝頭上的積雪尚未完全融化,形成一片潔白的世界,讓我這個亞熱帶地區的住民忍不住對著這片雪國景色猛按快門,只可惜在車上會拍到很多雜物。



因為大家都是同一時間抵達旅館,所以櫃台辦理check in手續的人大排長龍,不過不把行李安頓好,也不好移動,所以只能默默排隊等待,幸好我排的算前面,沒有等到受不了,check in會很花時間,不完全是因為排隊的人多,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介紹館內設施,因為館內有點像迷宮,光是解說房間、千人大浴場、女湯、食堂在哪,就花了不少時間,不過櫃台說完,拿著館內地圖,對照實體空間又有點迷惘了,還好最後有順利經過浴衣專區,拿了最小件的浴衣,直直走就到房間了。


這次住的是最便宜的方案9,900(=12,100-2,200折價券)+150日圓(入湯稅),含早晚餐、溫泉、接送,小小一間超有年代感的和式房間,床鋪還要自己舖,裡面沒有衛浴,廁所要共用,窗外就是積了層薄雪的山坡,還有潺潺的小溪。


因為巴士上暖氣開得滿強的,所以剛下車的時候不覺得有多冷,又一下子就進到超溫暖的室內,房間裡的暖氣也是早就啟動,怕客人們冷到,這時候完全不覺得有冷,等到出了旅館大門,在外面拍了五分鐘霧茫茫的山景、旅館外觀,沒有東西保護的指尖開始覺得凍了,趕緊把手套拿出來戴上。


沿著大馬路走一下,就到地圖上標的一個小神社,鳥居、參道已經被積雪淹沒,只拍張照便繼續前進,也是沒走多久,就抵達心中的目的地:地獄沼,是個溫泉小水池,但,果然冬天的池水都不好看,幸好旁邊有積雪,增添一點雪國的風光,但也因為積雪的關係,無法靠近,只能遠遠拍幾張照片,本來想去走步道,但路被積雪掩埋,完全找不到步道的出入口,四點多天就要黑了,不敢久留,頂多再不甘心的拍拍路上已經進入冬季閉關期的遊客中心和停車場,就得回旅館了。



在天黑前回到旅館,但時間其實還早,才四點多而已,便先去女湯洗澡兼泡湯,酸湯溫泉含有硫磺,味道比較重之外,湯色則是偏乳白色的,女湯在二樓小小的,但還不至於到擁擠,使用蓮蓬頭或吹風機也不會到需要排隊,唯一的缺點是沒有露天風呂,只有小小的室內一池,比較沒有變化,而且比較悶一點,很快就泡不住,起來吹頭髮回房間休息。


在房間稍作休息後,便動身前往位在二樓的食堂,離房間有點遠,繞了一下才找到,還好沒有太晚才出發,今天入住的客人多,再晚一點就需要跟別人併桌了。


因為是便宜的方案,晚餐相對很樸素,有煙燻鮪魚沙拉、幾片平目(比目魚)生魚片、煮棒鱈、漬物、兩種小菜,後來查棒鱈好像是鱈魚干,難怪吃的時候覺得沒什麼肉,但味道是OK的,真的吃不慣的是中間上面那個加了米麴的生魚漬物,因為有米麴的關係,有點甜甜的味道,但又有點生魚的鹹、腥,超級吃不慣,整體而言,最好吃的是左下那碗可以續的豬肉味噌湯,有豐富的菇類、大白菜、豆腐、豬肉片,還有令人安心的味噌味道,非常的當地風味餐,管飽但口味上未必吃得慣。



吃飽後在旅館內散步,亂逛一圈後回房間休息,等待八點千人浴場的女性專用時間,酸湯溫泉最大的特色,其實是混湯的千人檜木浴場,只是自己還是有點怕怕的,只敢在女性專用時間去泡,不過這樣想的旅客所在不少,八點到九點的專用時間人相當多,不過畢竟名叫千人浴場,空間非常寬闊,並不會覺得壅擠,泡起來相當舒適,相對的只有小小的更衣室擠滿了人,唯一可惜的是跟女湯一樣,沒有露天風呂,另外這邊來有個缺點則是沒有淋浴設備、吹風機,跟四萬溫泉積善館有點像,也是最老的那個浴場沒有盥洗設備。


山上這邊晚上除了泡湯之外,真的是沒有什麼娛樂項目,泡得暖呼呼的回到房間後,看電視的綜藝節目娛樂自己,然後好好休息,雖然說是要好好休息啦,但因為是便宜的老房間,所以是沒有分禁菸房的,還好房間裡沒什麼煙味,反倒是走廊上的菸味比較明顯,另外這邊隔音並不好,外面走動的聲音其實聽得相當清楚,好在多數住客都是來度假的,似乎滿早就寢,深夜還算安靜,到清晨才有比較多開關房門、走動的聲音。


一早就醒了,行前看氣象預報,氣溫雖然低,但不會下雪,開窗觀察一下,感覺積雪沒有變多,乾脆早餐前再去女湯泡一次,早上來泡的人就相對少了一些,身體有暖就起來包好衣服,準備去吃早餐,早餐意外的豐盛,除了一定會有的納豆、沙拉、德腸、烤魚、煮物外,還有小蛋包、山藥、筋子、溫泉蛋,甚至咖哩還意外的好吃,是偏甜鹹的日式口味,沒有什麼肉塊,但是馬鈴薯綿密香甜,有優格、牛奶、蘋果汁,這邊的水果就有蘋果了,總算是有吃到當地特產了XD



吃飽飯回房間休息,等八點女性專用時間再去泡一下千人浴場,這時候使用的人比晚上少,泡起來更舒服,但因為回青森車站第一批接駁是8:50,所以只泡一下,就回房間收拾行囊,到櫃台退房,付清入湯稅150日圓,出了旅館才發現今天天氣好,能見度比昨天好,可以看到旅館後方積雪的山頭,早知道天氣這麼好,就提早出來拍照了,現在已經接近發車的時間,就沒有走遠,只在旅館門口附近走走,就要去搭車下山了。



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

[遊記] [住宿] 早餐干貝吃到飽又有天然溫泉的 淡雪之湯 Dormy Inn青森

今天住的是天然温泉 淡雪の湯 ドーミーイン青森,單人房一晚含早餐6,784日圓,感覺很像AGODA放錯定價,但email確認OK,也順利入住了。

從車站走過去大概要10分鐘,車站前是餐廳、商店街,所以即使是晚上十點多,還不至於沒有人氣,路燈也算密集,走起來還算安心。這間飯店也是自助式機台,不過這邊的系統如果是外國人,就不能選日本語,到要掃描照的地方就會卡住,所以是櫃台小姐幫我用繁體中文重新點一台機器,這樣才能順利辦理手續。


房間小小的,一個人住還行,兩個人加大件行李,可能就會覺得擁擠,房間在12樓,但方向是對停車場,沒有什麼景可言,好處是等不及電梯的話,可以直接走上13樓泡湯。


到房間內放東西後,便回4樓餐廳吃消夜的拉麵,順便裝一杯免費的蘋果汁喝,酸甜解膩,配上重口味的拉麵剛好。



稍作休息後,拿了大浴巾就去頂樓洗澡順便泡湯,露天風呂還有可以一人獨享的壺湯,外頭氣溫低,泡暖呼呼的溫泉正合適,整個人暖起來之後,就去休息區拿免費冰棒來吃,真的超級放鬆的,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到按摩椅區拍夜景,隔天才發現這邊可以看到ASPAM,只有拍到白天的風景,休息區雖然也有大面窗戶,但玻璃有貼防爆網,不好拍照。


早餐可以說是這間飯店的重頭戲,因為它除了有多樣化的料理外,還有干貝、醃漬鮪魚可以做海鮮丼,雖然是量產型的干貝(覺得沒有到特別鮮美),但可以干貝自由,真的太幸福了,只是自己食量有限,很快就膩了。


芝麻醬相關的小菜都不錯吃,還有弘前地區的特色小吃:花枝龍鳳腿,這名字是我亂掰的,但口感有點像加了碎花枝的鬆散龍鳳腿,不錯吃,反倒是炸干貝讓人覺得失望,干貝本身還行,但麵衣太厚又有點油膩,可能因為十三湖地區的特產是蜆,所以味噌湯是滿滿的蜆,不錯喝,水果沒有蘋果有點可惜,但秋天吃柿子,也算是正當時,優格、鮮奶等乳製品香濃,不過這邊的優格偏酸,咖啡偏苦,兌了半杯的鮮奶才覺得差不多。



住有溫泉的飯店就是會想極致利用,早上一早起來,就先去泡一下,讓身體暖起來,而且一早使用的人比較少,泡起來也比較輕鬆,看時間差不多,就回房間重新著裝,下樓去吃早餐。


早上散步回飯店,又再去泡一次泡溫泉,這時候才發現露天跟室內都有個小窗,可以打開看外面的風景,室內因為水氣散不了,所以總是霧霧的,但室外的部分,就可以看得很清楚,泡完湯去按摩椅區,才發現有整面的窗戶可以看到城市、海灣、遠山的景觀,藍天、白雲、青山、碧海,從高處俯瞰,又是另一番風味,只可惜昨天晚上沒有注意到,而沒看到夜景,覺得有點虧。



Dormy Inn系列飯店有個小特色,可以比其他飯店晚一小時(11:00)退房,早餐吃完,可以去外頭晃晃,回來泡湯休息後,再優閒的退房。

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

[遊記] 2024.11 青森日本第一大銀杏:北金ヶ沢Big Yellow東北最晚的黃葉

北金ヶ沢頗偏僻,只能搭五能線慢車慢慢晃過去,電車一坐就是一小時,一兩個小時才有一班電車,這趟完全是為了相傳日本第一大的銀杏樹來的。

北金ヶ沢很明明是在青森這個超北邊的縣市,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越大棵的銀杏會越晚變黃,抑或是這邊的日夜溫差小,聽說銀杏轉黃主要是靠溫差,這邊每日最高溫比內陸地區低,最低溫較內陸高,可能是有這些因素,才導致它晚秋才開始轉黃。

行前本來還擔心去年是因為太晚變冷,所以才會導致有史以來最晚轉黃的紀錄,殊不知今年更晚,原本怕遇到風雨會導致提早落葉,而規劃先往北在往南的路線,後來臨時改成先往南再往北,還好造訪日期有往後調,到訪當天也只有七成左右的黃葉,肉眼看起來是還行,但相機不調一下白平衡,拍起來會更綠。


它不愧是號稱日本第一大銀杏,真的超大一欉,在電車上老遠就可以看到它黃綠黃綠的頭頂了;從車站走過去不遠,大概十來分鐘就到了,附近也有公廁、攤販,雖然沒有建築物可以避風擋雨,但真要待到點燈也不是不行,但錯過一班車就要再等兩小時實在太晚了,所以只能在白天來看看。




銀杏雖大,但繞一圈拍拍照其實很快就覺得差不多了,離預計要搭的電車還有40分鐘左右,就臨時起意走去看另一頭的折曾大銀杏,這棵大銀杏二世已經全黃了,但是它比預期的遠,而且還要過馬路走下去才能看到全貌,好不容易走到附近,但怕錯過電車,所以只拍了銀杏的頭就往回了,相當可惜,今天真的是功課沒做足的一天,先是早上傻傻地過剪票口,浪費月臺票前,後是時間管理不佳,來不及走到二世跟前,回車站還得用跑的,以後還是不要太臨時起意的好。



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

[遊記] [食記] 青森自組海鮮丼:青森魚菜中心(古川市場)、五所川原Maruko Center

青森地區的海鮮小有名氣,尤其是海鮮市場的自組海鮮丼,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食材,除了好吃之外,又多了幾分樂趣,除了青森市區青森魚菜中心(古川市場),位於五所川原的Maruko Center(マルコーセンター)也可以體驗類似的活動,兩邊略有差異,這趟旅行剛好兩邊都有體驗到,以下簡單心得供大家參考。 

青森市區的魚菜中心(古川市場)是體驗自組海鮮丼最有名的地方,原本是打著物美價廉的招牌,但最近物價上漲太嚴重,現在一枚券已經來到170日圓了,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平價了。

由於當天早餐吃得很豐盛,所以就只買了7枚券(1,190日圓),其中1枚固定換白飯,端著白飯在市場裡繞,用剩下6枚券換自己喜歡的料:帶頭赤蝦(1)、干貝(1)、鮪魚中腹(1)、鮭魚與白身魚(1)、鮭魚卵與蟹鉗蝦肉(2),乍看之下還挺豐盛的,店家會一股腦地把點的料堆上去,要自己再稍微擺盤一下才會比較上相些,整體而言算新鮮,但因為都是挑比較便宜的選項,所以沒有到超級肥美,主要還是吃個趣味性。



位於五所川原立佞武多の館隔壁的マルコーセンター,也有類似青森的自組海鮮丼,只是這邊規模小,沒幾家店,又都是已經隨機組好的生魚片拼盤,選擇少很多,但對於有選擇障礙的我來說,這樣或許比較剛好。


先去櫃台買飯(200日圓,坐定後會再給一小碗魚湯),再去找喜歡的生魚片拼盤(500日圓),店家會幫忙擺盤,很明顯的,這邊的擺盤技術比青森那邊高不少,玉子燒還弄個小愛心,鮭魚擺成玫瑰造型,還有用翠綠的紫蘇葉做襯托,讓這一碗700日圓的平價海鮮丼瞬間高級了起來,味道方面也不差,市場直接買的,應該夠新鮮了,附贈的魚湯偏鹹,但魚骨上的肉細嫩,啃起來也好吃。



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

[遊記] 2024.11 青森弘前城公園微雨殘楓

早餐後去了一趟弘前公園,但一早外頭毛毛細雨,所以去車站前巴士站搭公車(170日圓)前往,雨勢不大,但要撐傘拍照,光線也不夠,公園內還有一點點紅葉,但已經過了好看的時候,多半已經落葉了,拍起照來其實有點麻煩,必須不斷橋角度。


11/24開始進入冬季休園的時節,植物園是關的,但弘前城天守外圍免費,所以有走上去拍個照,順便遠眺白頭的岩木山,只可惜一早雲層把山頭遮住了,看不清楚,不過從城垣往下看,發現另外一頭還留有一些紅黃葉,就抓緊時間走下去,雖然已經進入落葉期,但還是有一些保留在枝頭,而周圍的草地上鋪滿了紅黃的落葉,彷彿天然的美麗地毯一般。



弘前城範圍其實很大,可惜時間不多,無法逛個徹底,但畢竟已經過了最佳觀賞期,要找出還有紅葉的樹需要多花點心思,走過算是比較有葉子的西側的護城河步道,就要準備回頭了,不過,這個時候,雨差不多也停了,等走到靠近附近學校的出入口的上坡,彷彿突然撥雲見日一般,陽光撒在兩側碩果僅存橘紅的楓葉上,昨晚下雨導致地面的積水,因為陽光加熱,而生起了霧氣,產生了一種朦朧美,雖然視野因此變得霧霧的,但畫面瞬間變得唯美起來。



因為放晴了,就乾脆用走的回飯店,路上行道樹葉子多半都掉得差不多了,所以沒有多花什麼額外的時間拍街景,大概20到30分鐘的直線路程就回到車站了


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

[遊記] 2025.07 HIS一日遊:群馬玉原薰衣草 & 吹割瀑布 & 原田農場吃到飽

 說到夏天的花卉,就會想到薰衣草,日本最大的薰衣草花田在北海道,關東地區最有名的是河口湖大石公園,但這時候已經進入尾聲了,後來發現群馬山裡也有,而且因為海拔高,花季橫跨七、八月,並號稱關東地區最大規模薰衣草花田,雖然電車轉公車或預約接駁車可以到,但要轉車再轉車實在不太方便,便決定參加一日遊,行前只有HIS的有成團,只好參加這家的行程(10,000日圓,含午餐)

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發生過語言不通引發的爭議,幾年前參加HIS開給日本人的團,完全沒有問會不會日語,這次報名,就被email詢問:參加者是否有人懂日語,如果幾天之內沒有回覆,就會被取消報名,直接回信到指定信箱半天都沒有回應,讓我有點緊張,又透過線上詢問表單提了一次,才獲得旅行社表示"知道了",想要參加這類一日遊的話,要特別注意。


今天的巴士是滿席的狀態,不過運氣不錯,被安排坐在第一排,遊覽車的擋風玻璃超乾淨,風景超讚。

新宿出發,還沒上高速公路,平面道路就因為事故塞車,高速公路反而還算順暢,中間1.5小時左右停一次上里SA。


離開休息站再一小時多的車程,經過蜿蜒的山路,終於抵達標高1,300公尺的たんばらラベンダーパーク,雖然位於高原,但天氣太好,沒有多涼爽,還是需要打傘,在這邊停留約70分鐘,看薰衣草、拼布花田,整個園區頗大,時間有限只走了部分。


整體來說分成兩大區域,第一區靠近停車場、出入口,以拼布花田為主,早開薰衣草也有,但數量並不多,入口左手邊是早開品種的薰衣草和一串紅,再往上走是更大片的向日葵花田,本來以為八月才是花季,沒想到已經開得差不多了,這邊的向日葵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,中心部分感覺比較小。



第一區入口右手邊,是大片的拼布花田,雖然不是每種花都盛開,但也相當漂亮,或許沒有北海道來得壯觀,但已經非常上相,回程忍不住又拍了幾張照片。



沿著纜車線路,是通往第二區的路,一旁的薰衣草是花穗較短的早開品種,現在已經滿開,再往上走,就會經過一片掃帚草田,感覺比較瘦一點,沒有常陸海濱公園圓鼓鼓的可愛感,規模上也沒那麼壯觀,但入秋轉紅變色,應該也會很漂亮。



到第二區是將近20分鐘的上坡路,纜車搭上去也要15分鐘,就不想花錢買纜車票了,但走上去還真有點累人,不過看到第二區大片的薰衣草,真的會覺得一切都值得,或許不如富良野壯闊,但角度喬得對的話,也是一片浪漫的紫色花海,這邊前頭是花穗較長的中開品種,中後段則是早開、中開、晚開的品種,怕時間不夠,就沒有走到底,拍完兩塊花田就準備回頭了。


離開前又拍了一下第一區花田,補了幾個角度,再去商店逛一下,猶豫要不要買伴手禮,但時間有點緊,上個廁所就趕緊前往停車場,壓線上車,不過同團還有幾個人還沒回來,領隊也去商店找人,多等了5到10分鐘,確認所有人都到了才發車。



本來要接著去吃午餐,但因為是收假日,領隊怕塞車,所以改成先去割吹瀑布,停留約50分鐘,雖然號稱東洋尼加拉瓜瀑布,但規模其實不大,領隊帶大家走到瀑布,就自由活動,提醒大家時間不夠,不要去走步道,就解散的地方拍拍照,就原路折返,回去伴手禮店逛,有蘋果派的試吃,冰冰涼涼的蘋果內餡甜中帶點微酸,相當好吃,但小份量的要買上吃,但等等就要吃中餐了,大份的又不好帶回去分食,最後也是沒買。



最後一站原田農園的自助午餐,因為車多的關係,快兩點才吃午餐,不過除了烤牛肉是一人兩片之外,其餘是自助式吃到飽形式,肚子餓可以吃更多(?)。


第一輪拿了青醬義大利麵、披薩、炸物、蒸玉米、烏龍麵,聽說蔬果都是自產自銷,非常新鮮可口,葡萄小顆無籽,甜中帶酸很開胃,西瓜清甜多汁,而且超大塊;第二輪又拿了西瓜,還有整根的小黃瓜配辣味噌,相當清爽,蒸玉米超甜,再拿一份,各式天婦羅,蒟蒻婦羅還是第一次吃到,口感相當特別,連蘋果也能做成天婦羅;第三輪已經有點飽了,只再拿了點天婦羅、蝦仁茄汁義大利麵,搭配番茄起司燒,還有杏仁豆腐當甜點,但口味上相對普通。


吃飽後到一樓伴手禮店逛逛,有蘋果年輪蛋糕試吃,蘋果汁試喝,最後離開前,每個人會得到兩顆桃子當伴手禮,包得非常嚴實,感覺不用太擔心碰撞,領隊介紹這是昨天下午才採收的,可以再放個兩天,等聞到桃子香氣,就可以吃了;另外,瀑布那邊的土產店,還有額外發一人一片小餅乾。



回程有停一次高坂SA,因為塞車,比預定晚一小時,大概六點半才回到出發地。